什么情况下需要输全血治疗: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的病人可以考虑输注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
什么情况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治疗: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妊娠后期伴有贫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懿蝗?撸恍《?屠先诵枰?溲?撸灰谎趸?贾卸菊撸患毙猿鲅?蚴质跏а?陀?500毫升者。
为什么提倡成分输血: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它成分浓度低,有的在保存过程中功能和活性丧失,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而成分输血针对性强,浓度高,疗效好,不量反应少,还可以一血多用,节约资源。
如何防止血液被细菌污染:1、使用符合有关规定的器材;2、采血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3、分离过程应在全封闭的耗材或符合要求的无菌间中进行;4、储存、运输、输注过程中避免血袋破损。
什么是自身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事先储存的或手术等过程中回收的自身血液。
自身输血有哪些方式:稀释式自身输血、储血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身输血。
储血式自身输血的适应症:1、身体状况好,准备择期手术,预期术中出血多,需要输血者。2、孕妇。3、有过严重输血反应病史者。4、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者等
稀释式自体输血的运用:稀释式自体输血是指患者在术前快速放血,同时补充晶体液和/或胶体液以达到正常血容量,采出的血液在手术后期或结束时再回输给患者。凡估计术中失血较多,术前血红蛋白大于110g/L,无明显肝功能障碍及心肺疾病的患者均可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运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将术中和术后的出血经过处理再回输给患者。通常用于肝脾破裂、宫外孕、胸腹腔大手术及一些矫形外科手术时的大出血。凡估计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者,均适合做回输式自体输血。术后6小时内引流血量多,经过处理也可回输。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血小板输注无效、充血性心力衰竭、非心源性肺水肿等。
为什么不提畅亲属之间输血:输亲属的血液发生输血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可能性大。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起病急、疗效差,难诊断、死亡率高。主要因为受血者免疫力低下时输入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的异体血液,并且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成活,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受血者的某些器官、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于输注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结合,进而引起红细胞被破坏出现输血反应。
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输血反应,包括由热原引起的非免疫性发热反应和由溶血、白细胞抗体等引起的免疫性发热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多发生于IgA缺乏的病人,由于曾经输血、怀孕或其它原因致敏,体内产生了抗-IgA抗体,再次输血时,数秒至数分钟即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临床症状,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
输血后紫癜:一般于输血后一周左右发生血小板迅速减少,出现皮肤淤斑等临床症状。多发生于人类血小板抗原阴性的病人(多为女性)。可通过血浆置换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