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简称。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国家制定献血法的目的: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的献血制度: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什么是无偿献血:健康适龄公民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献血形式。
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实行无偿献血可以提高血液质量,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激起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为了加强和规范血站质量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卫生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制定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什么是低危人群:是输血工作专用术语,指传播输血传染病危险性低的人群。
献血前初筛体检内容:病史询问;一般状况、体重、心肺、肝脾、腹部物理检查。
献血前初筛化验内容:血型、血比重、乙肝病毒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梅毒及转氨酶。
《规范》对献血环境的规定:1、整洁、卫生、安全;2、流程布局合理,防止人员和血液受到污染;3、能对献血者进行保密性征询和正确体检;4、供电、消防、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规范》对血站工作人员的要求:1、具有相应的资质;2、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拟任岗位职责相关文件的的培训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并经过评估表明能够胜任。3、传染病病人和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不得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
《规范》对采血用器材的规定:1、采供血所用物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得对献血者健康和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购进关键物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资质,每年应对其进行一次评审,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购进物料;3、对关键物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只有合格的物料才能投入使用。
无偿献血的奖项分几类:《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规定:无偿献血奖项分:“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促进奖”、“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无偿献血奉献奖:分为金、银、铜奖,分别奖励自愿无偿献血达四十次、三十次、二十次的无偿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