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哪里需要RH阴性血,他们就赶到哪里 南京有群献血救命的“熊猫大侠”


    前天17点,省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科接到了业务科的电话,“稀有血型告急,急需新鲜血。”挂了电话,张医生立即按照稀有血型库名单顺序拨打了顾亮亮的电话,17点40分,刚下班的顾亮亮冒雨赶到省血液中心,捐献了400毫升“熊猫血”。据了解,在南京,像顾亮亮这样的“熊猫大侠”还有不少,哪有需要他们就赶到哪。
    前天17点,顾亮亮接到了省血液中心的求助电话,17点40分,刚一下班,他就冒雨从许府巷赶到了龙蟠路上的省血液中心。

    他熟练地捋起袖子,“400毫升!”顾亮亮毫不犹豫地告诉护士,“这么久才能献一次,就多献点呗。”据了解,2006年,还在南京财经大学读书的顾亮亮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那是他第一次献血,献血后第二天,他收到了省血液中心的短信,“那时我才知道自己竟然是RH阴性O型血,也就是俗称熊猫血的一种。”从2006年到现在,顾亮亮每年都到省血液中心献血1-2次,献血量已累计1700毫升。

    医生介绍,血型除了分为O型、A型、B型、AB型,每个人的血型还属于RH阴性和RH阳性中的一种。汉族人绝大多数是RH阳性,只有千分之三的人是RH阴性。

    2000年省血液中心建立了稀有血型库,凡是RH阴性血的都建立了资料,“这些‘熊猫大侠’是在献血中发现的,我们都登记在册,需要时会联系他们。”张医生说,目前符合要求的有500人左右。

    “因为两次献血间隔至少半年以上,所以当需要血源时,我们会按名单顺序,拨打他们的电话。”张医生说,“大多都是愿意献血的。”

    因为自己很“稀罕”,“熊猫大侠”们自然希望找到“组织”,找到“同类人”,渐渐地,省血液中心就成立了这样一个稀有血型俱乐部,大家都称之为“献血救火队”。

    近年来,省血液中心每年都要举办两次大型联谊会,“以一日游的形式来表彰他们无偿献血的行为,也让这些‘熊猫大侠’们聚一聚。”

    在这支队伍中,最活跃的就要数队长陶光了,48岁的他是稀有血型库最早的成员之一,12年来,他14次献血,累计达到4000毫升。谈起印象最深的一次献血经历,陶光提到了2007年多家媒体报道的大出血产妇沃美玲,当时,省人民医院通过媒体紧急搜寻RH阴性O型血的献血者,陶光接到了省血液中心的电话后,立即赶到最近的采血点,献出了300毫升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