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血液中心三楼,宽敞舒适、窗明几净的献血大厅让人倍感亲切。来献血小板的人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工作人员叫名字。这时,总有一位穿鲜红马甲的中年妇女,一会儿给这边的人送水,一会儿去那边轻声细语地回答问题,还帮助献血人取笔填表。在她不停地忙碌中,大厅内氛围显得分外温馨有序。她是谁?她就是无偿献血的金奖明星李小俊同志,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李姐”。
从2000年以来,李姐已经无偿献全血37次,累计献全血5600毫升,单采血小板 36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后又获一次铜奖。换句话说:人体内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50公斤的她,已经献了全身血量的1.4 倍。血小板 36个治疗量。 “机采血小板”和全血分离出来的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是临床最常用的成分,她十二年所献的血量,足以拯救数十位濒危的生命。
李姐的人生价值
这样一位金奖得主,退休以后,她本可以呆在家做做家务,或者出去打打零工,补贴家用。为什么又做起了无偿献血的义工?面对别人的疑惑,她笑着说, “献血能救人命嘛,我又有十年献血的经验和知识,所以一接到这里无偿献血服务队的邀请电话,就赶来了”。一晃两年过去了,李姐每天来一趟血液中心路上就要花大约四、五十分钟。“先骑一段路的脚踏车,后坐一段路的班车,最后再走一段路,不累,两年来,身体好着呢。”李姐的行动深深的感染了身边的朋友们,义工队伍不断扩大。现在江苏省血液中心义工队伍已经发展到四百多人 。而李姐也以这种特别的方式与时代同行,实现着自己退休后的人生价值。
李姐来血液中心做义工以后,一面继续献血,一面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初级培训,现在她已义务为献血者服务2600多小时。她的母亲80多岁了,非常支持女儿的行为。一次母亲病了,看出女儿为难的样子,老人家爽快地说“去吧,我这没事。”在亲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李姐干得更安心了。如今,在成分采血大厅内,常常看见她熟练地向献血者讲解献血的程序,帮助献血者扎绷带、嘱咐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忙起来,一天连续十多个小时不能回家。每当看见很多初次献血的人对献血存在疑虑和恐惧的时候,她就耐心的告诉他们:一个健康成年人定期献血,骨髓造血系统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是有益于健康的。况且每次献血,都要做多项血液检验,全部合格的血液才能提供给临床,等于定期做一次血液检查。无偿献血不仅是献了爱心,而且也是健康的象征。忙的时候,她会叫来两个女儿共同为献血者义务服务。 2011年7月28日 ,南京迈皋桥塑料四厂管道爆炸,人们纷纷赶来献血。人在山东的李姐得知这一消息,非常着急,立即打电话给老公和女儿,小女儿还动员了四、五个同学一同赶去献血和帮忙。李姐乘夜车赶回南京,并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现在,他们全家献血总量达七万多毫升(全血和血小板的总计)。小女儿多次无偿献血,2011年也获得献血金奖。
健康快乐的“无偿献血爱心家庭”
2011年底,江苏省血液中心2011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在表彰大会上,一条鲜艳夺目的“无偿献血爱心家庭”的大红勋带,佩戴到李姐的胸前。在热烈的掌声中,李姐登台发言。她首先感谢血液中心给她机会和平台,“帮我圆梦,再次走上社会,为广大无偿献血者服务”,又说,“志愿者虽牺牲了休息时间,但在奉献的同时,也收获了献血人送来的微笑、感谢和快乐,真诚的希望更多的人来当快乐的志愿者,用发自内心的热诚服务,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人们问起她是如何成为献血“金奖明星”时,她想了想说“我没想过当明星,也没想得到谁的回报,只是觉得能用我的血,救活垂危的病人,是我对人类生命的贡献,是天大的好事,心里感到舒坦、自豪;如果大家都来献血,就不会发生血荒了。”
人们由衷的敬佩和感激这个星光灿烂的快乐家庭。在李姐五十二岁生日那天,她又献了一次血小板作为生日纪念,血液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为一起点燃生日蜡烛、为她送上最衷心的祝福。
今年6.14是世界第九个献血者日,主题为“每一个无偿献血者都是英雄”。正是千千万万李姐这样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如涓涓细流,让脆弱的生命得到润泽,让生活更温馨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