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

高黏血≠高脂血


  高黏血和高脂血都是阻塞血管,引起脑卒中或心肌梗塞等危病的元凶。两者虽只一字之差,但却分属两种不同的概念,在预防和治疗上也完全不同。

  高脂血影响、危害的是血管的结构,它们(胆固醇、甘油酯和磷脂)会在动脉血管的内膜上积累脂质,同细胞坏死物所沉淀的灰黄色斑块等,共同形成一层像黄色厚粥一样的物质,使血管壁变硬、变厚及变狭;而高黏血则关乎到人的血液在流动时畅不畅,在医学上称之为血液流变学的问题,祖国医学把它归于“血瘀”类。

  血管硬化和阻塞有个时间累积过程,而血流黏滞性过高、血球的聚集和凝固性过强,则有可能实时发生血流停滞状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黏血的危害猛于高血脂也。

  当令夏季,人的血黏度会增高;在闷热或下雨时气压较低,血黏度会明显增高;在一天之内,清晨和上午的血黏度较高。使血黏度增高的内在因素有多种,简单地来说,主要取决于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越多,其变形能力越差,血液黏稠度就越高;血液细胞的聚集性越高,如红血球或血小板的结构变异时,它们就会聚集到一起,凝滞血流。

  如经过化验确认血黏度增高时,应遵医嘱,按本人血黏度增高的个案病因对症下药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