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

韩克勤:苏州献血“女状元”


    一个人周身血量大约是3500毫升,而她在1994年开始的14年间,已经义务献血8400毫升。
    3500毫升——普通人的含血量,8400毫升——韩克勤的献血量。从1994年开始,她先后22次走向血站。

    直到央视报道了她的事迹 朋友才知道英雄就在身边
    她第一次献血,是在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市中心血站存血不足,而医院里却有许多病人等着输血救命。瞒着家人和同事,第一次走进血站,悄悄地献了200毫升血。从此,她成了一个热心的义务献血志愿者。22次走进血站,总量达到8400毫升。
    每一次去献血,她都是一个人悄悄地去,献完后又悄悄回来继续上班,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第一个觉察到她去献血的是她的同事范小欣。当时,由于苏州只有中心血站有采血点,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赶过去的。但这样一来,下午上班无法准时到,总要迟到十分钟左右。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都让范小欣顶这个十分钟。“会不会是她有什么事呢?”后在范小欣的追问下,她才“交待”是去献血。她还一再关照,“你一定要为我保密呀”。
    1999年,她获得国家红十字总会、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200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专门介绍了她的事迹,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经亲切接见过她。此时,周围人才知道身边有位献血英雄。

    “对于别人,该有同情心” 能伸手时她总会帮一把
    一次,一个因车祸受伤的民工子弟因为没有钱动手术而不得不截肢。韩克勤听说了,第二天早晨就对同事邵雨霞说:“那个肇事司机逃了,现在小孩子没有钱做手术,真可怜。这事在我心里堵得慌。”她与邵雨霞商量:“我们捐些钱吧,虽然不多,但对他们会有帮助。”在她的倡议下,短短半天时间,同事们就筹集了1500元钱。当她将这些钱交到素不相识的孩子妈妈手里时,那位朴实的农村妇女,顿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其实,韩克勤帮助过的人还有很多,从素不相识的孩子,到周围的同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的很多同事都亲切地叫她 “韩姐”。她所在岗位的副组长马千里说:“没有她在后面推我一把,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而韩克勤则说:“对别人的困难,我们应该要有同情心。”

    “帮别人,心里很快乐” 对自己却是一个苛刻的人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她爱人的工作十分繁忙。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把所有家务活都揽在自己身上,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洗衣服、做早餐。对公婆,她更是孝顺,经常帮婆婆购买日常衣服,还带公婆外出游玩,邻居们都说她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她本人则是十分节俭,不舍得花钱。在单位,纸篓里有的单面打印的纸,她都要捡出来反复使用,决不浪费。
    爱人和公婆多次感激地说:“你也要多考虑考虑自己,你心里装着别人的太多,装自己的太少了。”这时,她总会微笑地说:“我爱我的家人,爱我的工作,做这些事情,我心里很快乐。”

                                                ——来源:城市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