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15 01:41
作者:
3月30日至4月3日,江苏省输血协会组织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血液中心,苏州、常州、南通、盐城市中心血站,宜兴、溧阳分站及靖江市血站负责人一行13人考察团,在协会理事长郑必先带领下赴上海考察学习。考察团在沪期间,受到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王英主任,上海市血液中心朱永明主任和钱开城、邹峥嵘、沈行峰副主任及有关部门、血站等负责人热情接待。考察轩先后到上海市血液中心、浦东新区血站、虹口区血液管理办公室、崇明县血站、松江区血站考察学习,借此机会,大家对上海市的血液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海市血液中心是一所集血液采集、制备、供应、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采供血服务机构,198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1999年通过芬兰政府无息贷款建造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16层综合业务大楼,并装备了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 上海市血液中心承担着为全市160余家医疗单位提供80多吨临床用血的重任。全市设立了14个献血屋(其中市血液中心直接管理的11个),还在市区街头停放流动献血车6辆,提供全年无偿献血服务。2007年采血量达41万多人份,血液成分分离率为96%以上,临床血液成分输注率为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中心还开展疑难血型鉴定及配血、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输血反应鉴定、组织配型等输血相关服务项目。中心始终以血液安全为最高宗旨,以保证血液质量为首要职责,以献血者和受血者为关注焦点,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并于1999年在国内输血领域率先建立了ISO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中心领导班子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凝聚力工程建设、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作为优秀团队的文化工程来构筑,提出“发扬团队精神 倡导竞争与创新”价值观;把“精诚协作、爱岗敬业、友爱奉献、图强求精”作为团队精神;确立“科教兴站、人才强站、文化塑站”战略;提出“以献血者为中心,血液质量为生命线,患者需求为导向,献血者及用血医院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要求“管理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窗口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环境优美化、仪表仪容礼仪化” ;把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献血者和医院的满意率,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采供血机构作为奋斗目标。 血液中心连续1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局文明单位和其它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中心党政班子满意度测评达到99.6%,获得市卫生局年度考核优秀。
考察团通过几天的学习感受很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政府对血液事业高度重视,摆上了议事日程。《上海市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06-2010年)》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将逐步实现信息网络化、检测集中化、机构运行一体化构架;市政府每年印发年度无偿献血工作实施意见,对各部门、各单位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血液中心1200平方米的血液检验中心已经列入政府的建设计划;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给全市血液统一管理,为血液安全提供了保障;市、区政府大力支持献血屋的建设,每个献血屋各投资100万元,建成后免费供血站使用;松江区委书记、区长等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血站调研指导无偿献血工作,帮助血站解决资金等方面的困难;浦东新区随着临床用血需求的大幅增长,政府加大对血站的投入,领导明确要求血站购置设备都要向最先进的看齐,并划出一块土地提供血站异地重建;政府有关部门为献血车停靠进行协调,提供方便,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海火车站等上海最繁华的地段都停放有多辆献血车。
二是无偿献血网络健全,组织发动有力。上海市、区(县)都设立血液管理办公室,有编制、人员和经费保障,行使政府动员无偿献血和管理血液的职能,并负责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工作。虹口区血液管理办公室采用举办主题活动,知识竞赛,人文关怀,爱心留言,刊发专题,群发短信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将献血科普知识列入在校学生必修课,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宣传口号,把无偿献血纳入节日活动内容,宣传动员工作很有特色,2007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无偿献血任务34%。上海市在11个区和3个郊县繁华地段建立了14个献血屋,献血屋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档次很高,既方便了群众献血,又成了宣传无偿献血的有效阵地,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
三是强化临床用血管理,推进科学合理用血。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科,适时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每年组织对重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人员(有发言权、指导权的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培训,2007年组织170多家医院、19000多名中级以上医护人员参加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培训,考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