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07 05:42
作者:
为增进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做好临床用血保障工作。在《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4月29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医政处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组织召开驻宁部、省属及部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座谈会。各医院分管院长及医务(科)处长、省血液中心负责人共三十多人参加,省卫生厅医政处李少冬处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首先,省血液中心唐荣才主任回顾总结了我国血液管理工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向与会同志汇报了中心在《献血法》实施以来,围绕“确保血液安全与充足供给”根本目标,牢固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感谢医院在多年工作中给予的关心与支持。并针对目前我国无偿献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在临床用血量逐年上升的趋势下,提示在今后数年中,血液供应能力增量与临床用血需求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潜在的血液紧缺问题将更加凸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力度,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来逐步缓解,其中还必须有相关法规、政策的配套与完善。当然,作为专职从事无偿献血工作的机构来说,唐主任表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无偿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力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临床用血的充足与安全。
会上,每一位参会者都作了认真发言。大家认为,从医院来说,输血是医疗服务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站在医院的角度更多考虑的是患者,需要即必须。在现今无偿献血工作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血站为满足临床用血的安全与需求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此表示充分理解和感谢。对如何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在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血站要保持开发充足的血源满足临床用血。医院要“节流”,一血多用,珍惜宝贵的血液资源。建议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应急用血调配机制,卫生行政部门要能主动掌握全省采供血机构血液库存情况并合理调度,以应对突发事件和阶段性血液紧缺与偏型。会上有几位与会医院领导当场表态,表示可以将他们的医务人员纳入血液中心应急献血者队伍。
李少冬处长会上强调指出“血液管理无小事”,血液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制约老百姓医疗消费需求的因素不断消除,加之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血液功能的不断拓展,今后的临床用血量还会继续上升,这对采供血机构来说,将面临更大的供血压力。近年来虽然医院、血站做了很多工作,推动了无偿献血深入发展,成分用血也得到广泛推广,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对此,李处长提出:第一对无偿献血工作,血站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事业。同时要打开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借鉴工作开展得好的地区做法,下大力气把这项工作推下去。我们也可以协助去与政府沟通,通过政府宏观管理的优势做工作,如省级机关工委文明办,至少可以把机关这一块先发动起来。对一些政策上的进一步配套完善问题,如《献血法》规定的一次献血量、间隔期、《江苏省献血条例》制定的献血偿还政策等对开展无偿献血的影响,下一步我们要抽时间作专题研究。第二,针对应急用血、阶段性缺血的供需矛盾,要进一步加强用血管理。采供血机构可根据多年来临床用血的规律,建立一个基础的血液采集、贮存、供应机制,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临床要根据日常的用血情况,尽可能做到需求有计划,给血站有个提前量,应急用血要及时与血站沟通协调。第三,在成分输血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医院输血科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输血科建设,并将此纳入医院等级评审。血站可以选择一到两家医院,作为推广成分输血的培训基地,开办讲座,印制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发给患者,普及成分输血知识,促进科学合理用血。
李少冬处长认为这次会议收到了预期效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医院与血站之间进行了有效沟通,相互加深了理解。虽然双方在用血上是供需关系,但是面对患者,双方同是服务者。因此,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需求是双方共同的义务与责任。李处长说,这样的会今后我们还要多开,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一切为了患者!
——来源:江苏省血液中心 韩玲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