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08-11-17 03:14
作者:
1. 针对2007年《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进行整改。 中心在2007年9月份接受卫生部督导中,血站质量管理方面有15个基本符合项,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有11个基本符合项。我们对这25个基本符合项进行了认真分析,其中有一些方面是我们硬件不足,比如业务人员比例达不到75%,实验室设备配备未达二级生物安全要求,但大部分问题是我们工作人员平时对工作要求不严格,质量意识不强导致,比如质量记录填写不严谨,部分操作性文件编写简单,对法律法规和中心质量体系文件掌握不深刻等。对此质管科在中心领导大力支持下,敦促各相关职能科室提出整改要求、制定相关纠正措施,严格对整改结果进行核实验证。中心首先调整人员结构,在中心现处在机构调整的特殊时期,尽量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引进高学历人员;添置实验室关键设备如全自动生化仪和生物安全柜;加强全体员工对《一个办法和两个规范》和中心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和培训后考核,全面提高中心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加强对本部门的质量管理,特别要求科室管理人员,不只认真行使行政管理职责,更重要的是对科室的质量管理。
2. 自2006年《一个办法和两个规范》相继发布以来,我们从2006年6月历时近半年,将《一个办法和两个规范》的要求全部融合到中心第二和第三层次的操作性文件中。今年我们又将规范的具体要求在中心质量手册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3. 加强过程检查 为了全面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质管人员严格按照中心质量文件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各业务科室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和质量记录,发现问题,无论大小,及时向科室提出整改要求。彻底纠正了部分工作人员平时操作要求不严格,认为只要在上级检查时做好的临时观念,使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逐步养成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始终如一认真工作的思想,逐步增强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4. 加强对不合格项的整改和跟踪验证 按照质量抽检结果、质量数据趋势分析情况、发现的不合格项及用血医院和献血员投诉的严重程度,分别制定《质量分析通知》和《质量改进报告》,指导各科室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严格对措施落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防止类似不合格事件的再次发生。
5. 规范记录管理 今年上半年,由质管科牵头组织所有业务科室,清理长期不用和现在操作流程中使用不到的记录,合并科室间重复的记录,按照规范要求增加细化操作记录。
6. 加强文件的关联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质量标准,及时增加和修改科室操作性文件,重点针对有些操作性文件编写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反应整个操作流程的各个细节的文件。
7. 做好全省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能力室间评价工作,全面提高全省实验室检测能力 中心质管科从2005年起开始策划组织全省血液检测能力室间评价工作,每年两次,项目为反应血液安全性的四项传染性指标和血液内在质量的四项生化和五项血细胞定量指标。通过质控品的标准化制备和发放、检测数据的科学统计分析,提示各实验室在省内的检测水平和实验室潜在的不合格,帮助各实验室加强室内质控和设备的科学管理,促进不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水平。为提高全省质量检测水平出了一份力。
(周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