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8.2”昆山爆炸事故冲在备血一线的献血服务科
献血服务科招募组成员有:刘美红、李东、钱峰、王益平、周青杨、李媛、王颢、梁斌共8人。
他们,负责日常团体献血单位的开发、组织、联络、带队;每一次“计划血”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大管家;他们,都是一专多能的高手,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哪里需要随时顶上;他们,既承担着开发、维护团体献血单位的压力,也肩扛着一人多职的辛劳。
他们,在周知祥科长的带领下,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他们就是献血服务科招募组的工作人员,在“8.2”昆山爆炸事故发生后的13天里,共带队团体采血82场,采血4123人次,累计采血量达102.86万毫升。
科长带头 ,第一时间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8.2”昆山爆炸事故发生当天,周知祥科长11:40接到中心孙俊主任通知紧急启动“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的电话后,立即通知科室人员到岗,12:40科室各岗位人员就位;同时通知媒体到单位,最早的媒体13:10到单位,展开宣传,报道此事。在分析了库存以后,紧急调10万毫升血浆、3.6万毫升红细胞出库至昆山的同时,制作宣传展板、横幅,14:00街头各献血点都摆放悬挂到位。同时筛选间隔期满6个月满足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向他们发放动员短信16000余条,恳请广大献血者献血献爱心。紧接着进入大量组织团体计划血的模式,并一直持续到8月15日。
情系伤者、守望相助,短短的2周时间内,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众多社会团体和驻宁部队积极报名,要求组织员工献血。中心先后接受、组织、采集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团体献血82家,共有4123人成功献血奉献爱心,累计献血量达102.86万毫升。
为感谢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对昆山伤员的鼎力相助,8月18日起,献血服务科招募组工作人员先后回访了为“8•2”昆山爆炸事故伤员团体献血的爱心单位,同时7048条感恩短信也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至参与此次“救援”的献血者手中。
在整个紧急预案进行过程中,周知祥科长是献血服务科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由于此次突发公共事件的压力较大,神经性皮炎又不断困扰着他,这种持续加班和病痛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每天除了安排好多个团体计划,联系献血单位以外,还要兼顾应对媒体记者,他和每位献血服务科的同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热爱!
断药3天,带病带队团体献血20场
8月15日,昆山“8•2”爆炸事故发生的第13天,这天献血服务科安排了5个团体采血计划单,团体采血数量首次回落。早上7:00,省血液中心楼下停放的5辆献血车已开走3辆,穿着白大褂的护士和工作人员们仍不停地往返于献血车与业务楼间,搬运着即将出发的团体采血所需物资。
献血服务科的刘美红7点就赶到单位,通常她会比出发时间早到20分钟,今天7:20她要带队到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采血,这是13天里她带队参加的第20个团体计划血。在昆山爆炸事故发生后,她每天都要“翻台”,最多时一天连番两台带队采3个团体血。这不仅是对体力的巨大挑战,也给精神带来巨大压力,一刻不休的联轴转引发了她早年患带状孢疹遗留下的神经痛,实在承受不住时她只能吃止痛药缓解。
因日常工作的巨大压力,2012年刘美红被确诊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就是我们俗称的“甲亢”。失眠、心悸、焦虑不停地影响着她,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医生嘱托刘美红每3个月复查一次,既方便医生了解、控制病情,也能更好地调节用药。原计划8月7日是去医院复查开药的日子,但是当天7:30分她要带队采血,下午1:20分还要“翻台”另一个团体计划,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复诊、开药。在接下来的3天里,刘美红仍保持着每天带队采血与不停地“翻台”中,但是治疗甲亢的药没了。8月11日上午11:10分,刚从省人社厅带队采血回来的刘美红急忙打车赶到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挂到了上午最后一个方便门诊,开了药。医生要她复查下各项指标,刘美红婉言谢绝了,因为时间来不及,下午1:10还有另一个团体采血等待着。
夙兴夜寐,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8月2日,中午11:40分,献血服务科李东接到了周知祥科长的电话,“当时很急,领导只说了‘赶快到单位!’就匆匆挂了”,李东立即预感到事出紧急。12:30分,李东赶到单位后得知昆山一早发生了爆炸事故。在经历过5.12汶川地震、7.28南京大爆炸、4.20雅安地震后,职业的敏感让他第一时间预感到血站即将面临着一场硬仗。
此刻,最重要的是尽快让市民知道昆山伤员急需用血!周科立即电话联络各路媒体记者。因事发突然,中心各流动采血车也急需宣传海报向过往市民告知昆山伤员急需血液救援,则立即安排制作了18套海报、横幅并联络驾驶员及时配送到各献血点。
随着媒体信息的不断更新推进,街头流动采血车迎来了一批批无偿献血者,采血物资要随时调配补足,刚忙完海报配送的李东又承担起后勤保障工作。爆炸事故发生当天,中心街头采血点工作时间全部延至晚10点,点上护士无暇换班吃饭,李东分别与各献血点联络、统计人数订饭,并安排驾驶员逐一配送。为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自8月2日起李东放弃个人休假,连续三天每天早7点到晚10点在中心待命,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而事故发生后的两周,献血服务科承担着繁重团体采血任务,刚忙完前期后勤保障工作的李东转身又开始带队采团体计划血,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他累计带队19场,平均每天1.7场。因特殊时期,中心各岗位人力吃紧,团体采血工作人员均由从各科室抽调支援,此时采血带队者就要身兼数职。
8月5日,中心计划到驻宁某部舟桥旅采血,因地处江北,出发时间定在早6:10分,李东5点半就来到单位,而前一晚他坚守到10:30才从单位回家。一到单位,李东忙着查看工作人员早餐数量,核对献血员面包数量、今天采血需携带的物资等。他说,带队者既是采血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在采血过程中承担化验或录入职责,前期工作一忙完还要立刻维持秩序,协助打绷带、热合等,总之,就是要确保整个计划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