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定期献血”,健身又显年轻


    最近,澳大利亚一位74岁男子拥有能治溶血症的稀有血型、他先后献血救助了200万婴儿的事迹引起关注。记者从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在世博会期间,本市血库要求达到日均库存1万个单位。但受到“献血伤元气”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市民对献血还是存有诸多顾虑。据最新研究称,定期献血的人与不献血的人相比,不仅更显年轻,不易衰老,还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和脂肪肝等,更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献血“过来人”的现身说法也证明了这一点。
 
  案例
 
  ■献血英雄:台胞陈泽人 56岁 外资企业首席营运官
 
  19岁开始每月献血 年轻10岁
 
  今年56岁的台胞陈泽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足足年轻10岁。从19岁起,他就开始将献血作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事业的一部分!用他的话来说:“每月献血使我告别了体弱多病,冬天也不怕冷,还有助于健康! ”
 
  陈泽人已经来沪多年,虽然刚从南方来到上海,他理应很不适应。但他说,即使现在天气再冷,就像今年冬天,他也坚持只穿内衣、衬衫和西装三件。正是因为他坚持献血,使得他的御寒能力都增强了!他还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体弱多病,凉风一吹就感冒。不断献血后,他的身体变得健康了,现在每天工作再忙,头也不痛了,哮喘也不发了,冬天更不感冒!
 
  陈泽人从第一次献血起,至今在上海和台湾已捐献单采血小板累计超过500袋,相当于240500毫升。仅仅是献血证,他就珍藏了43张。在台湾时,他每2周参加一次成分献血;2003年他到上海后,每4周参加一次成分献血。目前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首席营运官的他,早已把献血看作挽救生命的一项神圣事业。作为“献血英雄”的他,还愿意公开他的电子邮件(mikechen899@163.com),作为一名无偿献血的“过来人”,随时解答想献血的爱心市民任何有关献血的心中疑惑。
 
  ■“我献血、我健康”倡导者:田亮 80后 乐跑俱乐部负责人
 
  将献血与健康跑有机结合
 
  作为乐跑俱乐部的负责人,“80后”的田亮也是位无偿献血的积极参与者和宣传招募志愿者。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先后参加过四次成分献血、九次献全血。自2003年加入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后,他将宣传无偿献血的健康理念和健康跑有机结合起来,倡导“我献血、我健康”的生活理念。
 
  他告诉记者,在乐跑俱乐部的网络会员中,不少都是积极宣传并参与无偿献血的志愿者。目前在俱乐部的200多名会员中,大约有两成多参加过无偿献血,身体都很健康。田亮说,无偿献血不会损害健康,只要注意在献血一周后正常慢跑,适当运动,量力而行即可。
 
  他还告诉记者,在俱乐部里,不少都是成分献血15次以上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今年45岁的四川来沪工作者杨国辉在一家家具厂做工,每月薪水不到千元,但仍然坚持每月一次成分献血。老杨说,从四川老家出来后,无论到温州、宁波,还是上海,只要有爱心献血点,每月都会去献血。至今,他已参加了无偿献血全血12次,成分献血31次,累计献血量达到27400毫升,身体、精神状态都很好。还有一位1987年出生的山东小伙董传奇,虽然只有23岁,但已参加过两次献全血、24次成分献血。他说他现在每隔28天就要去参加一次成分献血,感觉精神饱满。
 
  释疑
 
  疑惑一:献血到底会不会上瘾
 
  对于那些“献血英雄”,个别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献血上瘾了?不献血身体就难过?甚至还有民间说法称,“一到时候不献血,血管就会发胀”、“浑身难受”等。市血液中心有关人士说,这些说法其实都是不科学的。经常献血的人在“生理”上不会“上瘾”,但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可能会“爱心上瘾”。献血后不会使机体以不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更不会因为血液产生过多,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一直献血会产生一种荣誉感,为了提升荣誉感,有的献血者献了9次,还差一次,就想献满10次。但献血既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与上瘾物质“吗啡”等根本不沾边。
 
  对于经常献血到底是否会“上瘾”,陈泽人以“过来人”的经验透露,有时候他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也可能期间一二个月中没时间献血,但也没出现不适或所谓“血瘾”发作等情况。
 
  疑惑二:献血后易虚亏、晕倒吗
 
  由于一些年轻女孩想通过空腹献血达到减肥目的,因此晕倒,造成“献血就容易晕倒”的错觉。其实,献血不同于医院里做生化检验中的空腹抽血,因此,建议献血者不要空腹,在献血前还要求两餐饮食清淡。
 
  不少人以为献血容易贫血,献血后需要补血;还有人认为,献血会使人 “虚亏”、 “伤元气”等。其实,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而贫血是一种疾病,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健康人献血也不会出现“虚亏”、 “伤元气”。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十分健全。事实上,献血者在离开献血现场时,机体已开始对献出的血液进行补充。数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达到正常水平,不会感到不适。献血者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的日常工作。
 
  ◎相关链接
 
  稀有血型能治溶血症
 
  “金手臂男子”献血救200万婴儿
 
  澳大利亚悉尼市74岁的老人詹姆斯·哈里森拥有一种稀有的猕因子(Rh)阴性血型,他的血浆能对溶血症自动产生一种治疗性抗体。哈里森从18岁起开始献血,并在过去56年中共向医院捐了984次血,迄今已经拯救了至少200万个溶血症婴儿的性命。虽然,哈里森今年已经74岁,但他仍然坚持每隔几周捐一次血,因此他被人们称做“拥有金手臂的男子”!
 
  据悉,到今年9月,哈里森有望达到一个里程碑——完成一生捐血 1000次的惊人奇迹。
 
  最新说法
 
  “过来人”陈泽仁说,他身边不少热衷无偿献血的朋友通过献血,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多好处。一些人本来有高粘血症的,在经常参加无偿献血后,原先的高粘血症也自然而愈了。还有些朋友在献血前检查中,发现自己有脂肪肝、血小板等异样情况,通过献血及时发现自己的健康问题,并督促自己改善生活方式,健康之后再来献血。
 
  而诸多科学研究也表明,定期适量献血不仅不会伤身,反而对献血者的健康有益。在国际上,还有一些最新研究说法认为,经常献血能改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做先期“投资”。
 
  ●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
 
  ●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人体中铁元素贮存过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献血后体内铁元素贮存量明显减少,从而减少了附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经常献血可降低血脂 经常献血可减少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减轻动脉硬化的隐患;
 
  ●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生成。按规定期限献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活力;
 
  ●定期适量献血可减少癌症发生率 铁质过高会增加罹患癌症的几率,献血可排除过多铁质,大有好处;
 
  ●献血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延年益寿 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提高。
 
  为此,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朱跃国呼吁,凡是18至55周岁符合条件的健康市民,积极踊跃参加无偿献血,为世博备血,也为自己健康加分。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