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篇
2009年底,在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本人有幸获得刚刚实施的“江苏省卫生国际交流支撑计划”的资助,成为首批42名自选项目的资助对象之一,得到赴法进修6个月的资格。历经8个月与法国血液中心的多次联系和许多始料不及的周折,终于今年4月3日,抵镂挥诿杀死?#∕ontpellier)市的比利牛斯-地中海分中心,开始了在法国血液中心的进修生活,成为法国血液中心正式接待的首位履行完法国全部行政手续的中国人。此次进修,不仅仅是为了增进中法同行的相互了解,为双方今后的合作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法国输血链和其中的重要环节,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输血技术和血液管理经验,更好地做好输血工作,保证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法国血液中心成立2000年1月,目前是法国唯一的输血服务机构,拥有1个总部,17个地区性的分中心(含3个海外分中心),其首要任务是满足全法国1900所医疗机构对血液(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需求,另外还承担输血临床服务、骨髓库、脐血库、组织器官库和细胞治疗等常规工作及科学研究等任务。截止2009年的统计资料,它拥有员工9702人,17个检测中心,19个血制品制备中心,166个发血点,155个固定献血点,还进行了4万次的流动采血,全年共进行3053010人次的血液采集,其中采集全血、血浆和血小板分别约为250万、40万和1.2万人次,还进行了16.1万人次的混合采集(血小板/血浆,血小板/红细胞),服务临床患者超过100万人。
比利牛斯-地中海分中心主要负责南比利牛斯大区(Midi-Pyrenees)和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Languedoc-Rossillon)的采供血工作,虽然工作人员不多(2009年为568人),但全血和机采的采集人次达256544,占全法采集总量的近10%,随着全法集中化检测的开展,Montpellier检测中心将成为全法仅存的4个检测中心之一,承担法国南部血液样本的检测工作。Montpellier是法国第八大城市,是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的首府和埃罗省(Hérault)省会,人口约25万,是法国的医学城和科技城,这里不仅有欧洲最古老和知名的医学院,外科水平享誉全法,而且也是法国信息网络的交汇之处,是法国的信息之都。全城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在读的大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便利条件。

比利牛斯-地中海分中心旧址(40年前建造)

比利牛斯-地中海分中心新址(4月20日新迁至欧洲医学公园内)
以上是简单的背景材料,稍后我将按专题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介绍我在法国进修的所见所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问题,欢迎来信交流,我将尽力予以答复,如有疏漏不妥之处,敬请不吝指正。
2、献血标准
根据法国的相关法律,献血年龄规定为18至70周岁(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为18至65岁,白细胞献血者的年龄为18至50岁);献血间隔期则根据献血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血浆的献血间隔期为2周,血小板的献血间隔期为4周,全血的献血间隔期为8周,机采红细胞的献血间隔期为16周。
献血者每年的献血次数是有限制的,所有类型的献血次数全年不可超过24次,献全血男性一年最多6次,女性为4次;献机采血小板没有性别之分,但献血次数全年不可超过12次;而献血小板次数全年不可超过24次;每袋全血的标准规格为480 ml,对于体重在50-55公斤的女性,每袋全血的采血量为450 ml;机采的采集量则根据献血者的体重而定,一般血细胞采集的总量在450-650 ml之间,血浆在550-750 ml之间。
献血者献血前须通过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体检医生进行的医学征询和检查以外,不同献血类型的献血者还须满足特定的生化指标,即一般各类献血类型的献血者的血红蛋白计数,男性≥130g/ml,女性≥120g/ml(小于该计数的献血必须得到医生的评估和认可);对于机采红细胞的献血者的血红蛋白计数须≥140g/ml;对于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须≥150×109/l;对于机采血小板和血浆的献血者的蛋白含量须≥60g/ml;对于已经进行机采红细胞捐献的献血者,其再次进行机采红细胞捐献时,其铁蛋白含量须≥20ng/ml。
3、血液的采集
3.1流程:
填表--》核查--》医学征询 --》 初筛 --》 采血 --》 贴签 --》 留样 --》 储存 --》茶点
3.2医学征询
法国血液采集实行医生负责制,医生根据所了解的献血者情况,决定献血者能否献血和献血量。为了保证卫生安全,献血者第一次献血须出示身份证明,并如实填写献血征询表中51个自我征询问题和6个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果有必要,医生还可以追加其他问题以了解献血者的既往病史和生活方式。医学征询须遵循保密原则,献血者的一切资料必须保密,医学征询表的填写是匿名的,并在献血完成后立即销毁;征询时献血者只单独面对医生,如有第三者在场,须同时获得献血者和医生的同意才行。所有的征询结果都由医生输入信息系统,随后的工作表单全部只有条形码,护士采血的相关信息则通过无线路由器自动采集。一般固定献血点和采血车都有密闭空间供医学征询使用,在流动采血时,都用屏风等设施进行隔离。

固定采血点的医学征询

流动采血点的医学征询

采血车上的医学征询室
3.3 采血分队
采血分队的人员配备不是固定的,标准配置是1个医生带2个护士和2个司机,出动1台采血车和1台面包车。医生负总责,护士负责采血,一般可同时采集2-3个献血者,司机比较辛苦,负责所有物资的准备,采血现场的布置,采血开始后,一个司机负责接待填表和核查,另一个司机负责巡视和茶点。

校园采血

医生的标准装备

护士的标准装备
3.4 采血设备和耗材
目前法国已经淘汰了由客车改装的采血车,而改用由大型卡车改装的专业采血车,长12m,宽2.54m,左和右可伸展0.5m,可容纳4或6张采血床。

正在伸展的采血车
消毒和辅料全部是标准化的套装耗材,消毒后30s就可采血。
采血袋为4联袋或5联袋(制备汇集血小板),CPD抗凝,全部带护针套管、留样卫星袋和滤器。

采血车内的采血床

折叠采血床(两头可活动)

留样卫星袋

护针套管和留样卫星袋
3.5采血
全血的初筛实验只做Hb,规定必须在12min内采完,允许采2针,对于大于300ml的不足量血,可用于儿科输血。所有采血记录都有采血秤自动记录并发送到医生的电脑中。

采血秤
3.6 其他采血环节
核查主要核查献血者身份和献血史,由于信息系统未实现实时联网,各采血分队之间的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和查询,安全隐患很大。留样常规留5管:紫色头(4ml和6ml),粉红头(6ml),大红头(6ml),白色头带分离胶(6ml),另外,有的献血者的血样还根据医生的指令加留1-3管供检测疟疾、南美椎虫和科研用。采集完成后,血袋不冷藏,可常温保存24小时。献血者的茶点非常丰富,饮料、点心、主食的品种不下于20种,一包随机搭配的点心即是血液中心感谢献血者的礼物。

留样与贴签

储血箱

茶点
3.7机采
机采也是由血液采集部门负责,护士的岗位也是不固定的,每个人都可以操作机器采集成分,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准。除了常规采集血小板和红细胞外,还常规采集血浆,使用的仪器和国内的差不多,都是百特、芬沃和曲马的产品。为了更多的节约血浆,法国早在20余年前就广泛使用血小板保存液保存血小板,目前机采血小板中血浆的含量只占35%。

机采